GAMES Webinar 2025 – 368期(微几何结构在线研讨会) | 高德朋(浙江大学),马卫诚(香港理工大学)
【GAMES Webinar 2025-368期】(几何专题-微几何结构在线研讨会)
报告嘉宾:高德朋(浙江大学)
报告时间:2025年6月5号星期四晚上8:00-8:40(北京时间)
报告题目:基于持续同调理论的多孔结构建模方法
报告摘要:
计算拓扑(Computational Topology)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起源于20世纪末,并于2000年左右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发展。该学科主要研究计算机应用中拓扑问题的判定、建模及面向拓扑问题的算法设计。计算拓扑在数据处理领域的应用促使了拓扑数据分析(Topological Data Analysis,TDA)的兴起,并已在生物医学、药物设计、金融分析、机器学习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果。计算拓扑及拓扑数据分析的核心工具之一是持续同调。持续同调通过在度量空间中构造一系列逐渐“生长”的单纯复形序列,从而计算其持续变化的同调特征(即持续同调群中的生成元)。在多孔结构设计与建模过程中,通常会出现大量的孤立连通分支和孤立孔洞,这些拓扑特征对后续的结构加工与制造可能带来不利影响。本报告将介绍一种基于持续同调理论的多孔结构建模方法,旨在系统性地消除这些不利拓扑特征。
讲者简介:
高德朋,浙江大学博士五年级学生,导师是蔺宏伟教授,目前的研究方向是计算机辅助拓扑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在多孔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如CAD、C&G等共发表7篇论文。
报告嘉宾:马卫诚(香港理工大学)
报告时间:2025年6月5号星期四晚上8:40-9:20(北京时间)
报告题目:晶格超材料各向同性设计及强化方法
报告摘要:
晶格超材料的力学性能由其内部微结构特征而非基材本身属性所决定,通过合理设计内部微结构,晶格超材料能实现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一系列优异的非常规力学性能,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报告人长期从事晶格超材料设计方法研究,针对晶格性能各向异性导致其在主要承载方向未知或可变的场景中应用受限、晶格失效模式与强化机理不清晰等问题,在其各向同性设计方法与强化设计方法两方面取得了突破。提出了一类拉压主导桁架晶格,在较宽相对密度范围(1.0%~30.0%)内实现了各向同性,达到了桁架晶格的刚度上限;建立了基于微结构形状优化与多层级微结构的各向同性曲壳晶格设计准则,其杨氏及体积模量在同等相对密度下可分别高出最优刚度桁架晶格50%及107%。发现了低相对密度晶格超材料的受压失效模式存在材料屈服到微结构屈曲的转变,导致其强度随相对密度降低而呈指数下降;提出了引入波纹状几何缺陷抑制微结构屈曲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可显著提高超轻晶格的稳定性及强度。相关工作为高刚高强韧晶格超材料提供了有效的设计指南。
讲者简介:
马卫诚博士现为香港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博士后研究员,于2016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力学学士学位,2021年获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晶格超材料设计方法、结构形状与拓扑优化、基于力学的有限元仿真、以及增材制造。已在Advanced Science、Additive Manufacturing、Materials & Design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含共同)7篇,并作为主要参加者参与由香港创新科技署及香港研究资助局主导的5项科研项目。
主持人简介:
翟晓雅博士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研究员,2022年中科院百篇优博获得者。先后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开展研究工作。翟晓雅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陈发来教授(国际几何设计最高奖获得者),期间曾赴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进行联合培养,师从吴俊教授(国际几何造型青年科学家,世界多学科结构优化青年科学家)。她已在Advanced Science、Composite part B、CMAME、Materials & Design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任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几何设计与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CCF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GAMES执行委员及安徽省图形计算与感知交互重点实验室秘书长。
GAMES主页的“使用教程”中有 “如何观看GAMES Webinar直播?”及“如何加入GAMES微信群?”的信息;
GAMES主页的“资源分享”有往届的直播讲座的视频及PPT等。
观看直播的链接:https://live.bilibili.com/h5/24617282